中国基层健康网官网(mdm.org.cn)基层头条报道
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,其抗病基因的分子进化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近年来,科研工作者通过一系列研究,对玉米抗病基因的分子进化有了深入的了解。
玉米基因组中含有大量的NBS类型抗病基因,这些基因在植物抵抗各种病原物的袭击中发挥重要作用。汪结明等人通过对玉米自交系B73全基因组中含有NBS结构的候选抗病基因进行了基因总数、类型、系统进化关系等分析,发现B73全基因组中含有165个NBS结构的基因。
研究人员通过比较玉米NBS基因与其他植物(如水稻、高粱、拟南芥、百脉根)的基因数目、染色体定位、基因复制等情况,发现玉米NBS类基因的数量相对较少,并且与双子叶植物拟南芥和百脉根相比,玉米NBS类基因缺少TIR基序,与单子叶植物水稻、高粱类似。此外,将玉米的NBS基因分别与拟南芥、百脉根和高粱基因组中的NBS基因共同构建进化树,发现玉米NBS基因与高粱的亲缘关系最近,与百脉根的相对较远,与拟南芥的最远。
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已知功能的9个不同植物的NBS基因以及一个玉米抗病基因相似序列与玉米NBS类基因相结合进行亲缘关系分析,发现ZmNBS3与玉米中的抗锈病(Pucciniasorghi)基因Rp1有很高的同源性;ZmNBS42与玉米抗病基因同源相似序列RGA4同源性较高;ZmNBS55与高粱中已知的抗根腐病(Periconiacircinata)基因Pc以及ZmNBS56与大麦中已知抗叶锈病(Pucciniatriiticina)基因Lr10也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,这些发现为玉米NBS类抗病功能基因克隆提供了初步依据。
研究人员利用课题组构建的近等基因系,利用各种方法在抗病基因区域内开发分子标记,并对抗病基因进行定位,为其图位克隆奠定基础。例如,在研究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基因的过程中,研究人员通过对多个抗病基因区域的分析,发现了抗病基因RSCMV1和RSCMV2,并对其效应进行了分析,最终将抗病基因RSCMV1定位在A16-18与a1-1之间,两者相距2.6Mb;将抗病基因RSCMV2定位在3-ac36-9与3-AC16-20之间,两者之间的物理距离为5.54Mb。
综上所述,玉米抗病基因的分子进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涉及到基因家族的复制、基因间的亲缘关系、功能分析以及分子标记的开发等多个方面。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基因在不同环境压力下的表达模式,以及它们如何与其他基因相互作用来影响植物的抗病性。
中国基层健康网官网www.mdm.org.cn/讯 更多资讯....
本文由作者笔名:基层健康服务 于 2024-06-06 11:57:07发表在中国基层健康网,本网(平台)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,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,文章内容亦不作为健康指南或者学术参考。
中国基层健康网文章链接: http://www.mdm.org.cn/jiankang/7766.html